google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家中给客人备双拖鞋更健康

很多家庭都会为客人准备客用拖鞋,在给客人带来舒适的同时,它却成为了被忽视的卫生死角。日前一项调查显示,3308名被调查者中98.2%的人认为,应当给客人准备专用的拖鞋,只有1.8%的人认为不应该。而且86.8%的人认识到了,不给客人准备专用拖鞋会传染疾病,8.8%的人还认为给客人准备拖鞋是一个家庭文明的象征。

  但在实际生活中,只59.3%的家庭有客人专用拖鞋,26.5%的家庭给客人穿没有在家的家人的拖鞋,还有14.2%的人是把自己的拖鞋让给客人穿。也就是说,近五成家庭并没有给客人准备专用的拖鞋。“不给客人准备专用拖鞋是害人害己的做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主任技师曲建翘说,拖鞋是细菌丛生的地方,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细菌,也是传播疾病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就拿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棉拖鞋来说,脚与鞋子接触时间长了,容易出汗,在家洗完澡后也会沾有水,温暖黑暗潮湿的棉拖鞋内就成了细菌滋生繁殖的“沃土”,能导致脚臭脚气等,可能在家人间相互传染,也可能传染给穿你拖鞋的客人,同时客人的脚气也会通过拖鞋传给你,所以主人客人混用拖鞋非常危险。

  为什么不给客人准备拖鞋呢?调查也显示,53.2%的人认为家里很少来客人,所以准备几双拖鞋比较浪费,26.5%的人认为给客人准备拖鞋太麻烦了懒得洗,选择家里没地板不需要拖鞋和节约的人也占到11.5%和8.8%。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说,如果家里客人少,条件允许的话,选用鞋套来代替拖鞋其实更好,算下来平均几分钱,还比较划算,节约储存空间,既免去了客人挤在门口脱鞋的尴尬,也省了拖鞋不够用的麻烦,还能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有客人拖鞋的家庭,客人拖鞋的清洗也是有讲究的。调查显示,22.1%的家庭从来没洗过客人拖鞋,35.4%的人只是想起来清洁一次,1周清洁1次的和1年清洁1次的人分别是11.5%和12%,只有19.5%的人是用1次清洁1次。也就是说近五成人几乎不清洁客人拖鞋。“客人拖鞋的清洁频率要看使用的频率。” 曲建翘认为,客人用过的棉拖鞋最好是拿到太阳下晒晒,用紫外线消毒,如果是塑料拖鞋,建议根据使用频率,隔一段时间用84消毒液清洁一次。宋广生主任也建议,棉拖鞋可以直接放在洗衣袋里,用洗衣机清洗,如果不方便用洗衣机清洗,还可以用旧牙刷刷洗。此外,尽量每周晒晒拖鞋,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不少病菌。棉制的拖鞋如果质量好,可以清洗后再储藏好,但最好不要让拖鞋超期服役,用一年左右就该换了。

癌症 容易在春天发生“转移”

春天是升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春阳上升,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此时,许多痼疾老病均易复发,包括恶性肿瘤。

  最易复发:

  肝癌乳腺癌胃癌排前三

  春天,人体内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此时人体的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癌症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异常旺盛,很容易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此外,各种细菌、病毒生长繁殖活跃,容易侵入患者体内,导致原本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大幅度下降,这为肿瘤复发转移提供了客观条件,使很多患者的治疗陷入困境。

  人体内的肝脏,在《五行学说》中属性为“木”,而“木旺于春”,因此肝癌最易在春季复发和病情加重。由于人们的肝气升发,会引起许多疾病的复发或转移,如乳腺癌(肝经循行环绕乳房)、胃癌(肝气横逆犯脾胃);春天的肝火上升使虚弱的肺阴更虚,也容易造成肺癌病人病情加重。

  调理身心:

  注意防寒保暖减少感染

  既然春季对肿瘤患者来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季节,那么患者们该如何安全度过这个季节呢?

  起居要有规律 应早睡早起,常到室外、林荫小道等空气清新处活动。

  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增强体质。

  注意防寒保暖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肿瘤患者更应注意防寒保暖。

  保持乐观心态 注意情趣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精神调理应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使气血顺畅、精神旺盛。

  饮食宝典:

  头茬韭菜及猪头肉最好不吃

  饮食清淡忌吃发物 肾气是人体正气之根,癌症病人要多吃滋养肾的食物。肉类中猪肉相对平和,为癌症患者首选,狗肉、羊肉等温热之品应尽量少食。体虚气弱的癌症病人,容易四肢无力、人软脉弱,可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炖肉,或人参3克、黄芪5克泡水代茶饮。

  此外,多吃时令蔬菜,如菠菜、苣笋、蒜苗、豆芽、豆苗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草莓、桑葚、樱桃、猕猴桃、菠萝等水果。养肝舒肝的菜也要多吃,如青菜、荠菜、茴香、胡萝卜等。不过,春天的头茬韭菜及香椿、韭菜花、猪头肉、虾等发物,癌症病人最好别吃。

  忌过于酸涩、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多食菌类和野菜 一些食用菌如香菇、蘑菇、草菇、灵芝、虫草菌等经常食用,可增加人体免疫力,有利阻抑体内病毒的增殖,抑制体内肿瘤的增生。春天的野菜不仅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在肿瘤防治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怎样给孩子选电动牙刷

近日,记者从全国牙防组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癌症和心血管病并列为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中国5岁儿童患龋齿率平均为76.55%。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健康咨询中心的彭大夫,和他聊了许多有关儿童刷牙和牙刷选择的问题。


  彭大夫指出,如今很多儿童对电动牙刷倍加青睐,他在这里提醒年轻的父母注意,虽然电动牙刷比普通手动牙刷能多清除38%的牙菌斑,但如果电动牙刷质量不过关,再加上不正确的姿势,非但起不了口腔保健作用,还会对孩子的口腔造成伤害。所以,要用电动牙刷,先要对它有充分的认识。


  卡通造型吸引儿童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针对儿童设计的电动牙刷,记者在北京几家大型超市中都发现,各式各样的电动牙刷已经在牙刷专柜上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儿童电动牙刷被设计成卡通造型,色彩鲜艳,很是惹眼。一名4岁左右的小女孩指着货架上的电动牙刷说:“妈妈,我要那个‘美人鱼’样子的。”小女孩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用的电动牙刷快“报废”了,就带她再来买一支。“孩子平时不爱刷牙,但她喜欢这种卡通的牙刷,不知不觉中延长了刷牙的时间。虽然贵点,但是我觉得挺值的。”据了解,电动牙刷的价位一般在29元到49元之间,也有上百元的高档货,美人鱼、机器人等造型可爱的电动牙刷很受儿童喜爱。
电动牙刷略显优势
  由于电动牙刷外形可爱,而且很新鲜,所以孩子拿到电动牙刷后容易对刷牙产生兴趣,会不由自主地延长刷牙时间。一般的电动牙刷通过高速旋转,使刷头产生高频振动,可瞬间将牙膏分解成微细泡沫,深入清洁牙缝,并更有效地深入清洁普通牙刷难以刷到的地方。同时,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按摩牙龈组织。
  现在市面上给孩子用的电动牙刷,电动牙刷的握柄稍大、稍长,较适合中高年级学龄儿童。儿童电动牙刷通常有定时装置,不刷满两分钟,牙刷不会停,这也有助于儿童充分清洁牙齿。
电动牙刷也有缺陷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好好刷牙,养成刷牙的好习惯,为孩子选择了电动牙刷,但是有些质量不过关的电动牙刷确实对孩子的口腔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刷头过大:由于孩子口腔窄小,所以过大的刷头不仅不会使孩子的牙齿得到充分清洁,反而容易伤害儿童口腔。所以在选择电动牙刷时,一定要选择刷头小巧的。
  刷毛过硬:因为我国对普通牙刷刷毛有相关的质量要求标准,而对电动牙刷的刷毛则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制约,所以一些电动牙刷的刷毛并不符合国家要求。刷毛太硬损伤牙齿、牙龈,太软则刷不干净。刷毛应采用软质塑料纤维,毛端均加工打磨成球形,既不伤牙齿和牙床,又不影响刷牙效果。所以家长在选择电动牙刷时应该注意刷毛的软硬程度,避免伤害孩子的牙齿。
  一体化设计:为了方便、节约,很多成人用的电动牙刷都是刷头与刷柄分体式设计,但是如果儿童用的电动牙刷也是分体式的,那么孩子在刷牙的过程中有可能被脱落的刷头卡住或者误吞刷头造成危险,所以为孩子选择电动牙刷时一定要选择一体化设计的牙刷,增强安全系数。
  握柄:电动牙刷要配合长短合宜加粗的握柄,适当的握柄设计能降低六成左右的刷牙力度,减轻用力过猛造成的口腔伤害,很大程度上能降低牙龈炎与牙龈出血的几率。
  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不管是用普通牙刷还是用电动牙刷,彭大夫指出,儿童从小养成正确、良好的刷牙习惯才是最关键的,一定要每天刷牙,每次一定要刷彻底。因为牙齿的保健跟口腔卫生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如果说刷了牙但是没刷彻底就跟没刷牙一样,起不到清洁口腔、牙齿的作用。
  正确的刷牙方法:
  我们都知道刷牙要采用竖刷法、顺刷法,因为这种刷法是比较科学的,能有效去除牙齿上的细菌,不要拉锯式的刷法。按照正规要求来讲,刷牙的时间要遵守“三三制”,即一天三次,一次三分钟,而中午刷牙往往不能够保障,所以现在提倡的是早晚两次刷牙。
  再者,刷牙时牙刷与牙齿要呈45度角,牙齿和齿床交接处最容易卡东西在里面,很多人刷牙的方式不正确,导致牙菌斑堆积。口腔内有200至300种细菌,吃完东西后,这些细菌会和食物残渣结合,产生一种黏胶作用,粘在牙冠及牙釉质上,这就是牙菌斑。吃完东西后5到18个小时就会产生牙菌斑,刷牙可以阻断牙菌斑生成。
  除此之外,刷牙的时候要适当按摩牙龈,这样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牙齿周围的这些组织抵抗力就会增强,否则如果在细菌很多的情况下则会出现发炎、牙龈炎等一些疾病。所以按摩牙龈、刷牙都是对牙齿局部的一种保护。

拒收蚊子送的红包

天刚热,不少家里、办公室里已经频频出现蚊子的身影。恼人的嗡嗡声过后,人们被身上各处奇痒难当的感觉困扰着,抓抓挠挠地忍过一个夏天。今年还预备这么过?别忘了,蚊子可是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传染病的传播能手,岂能任其“宰割”? 



   通常,北京的蚊子5月就开始活动,到8月达到高峰。解放军306医院皮肤科刘军连医生说,夏天的蚊子最毒,它的唾液中含有异体蛋白,会让人皮下组织过敏出现红肿的小疙瘩,特别痒。

   看来,不是什么“红包”都能收,蚊子送的可千万别要。

   第一招:地漏喷点杀虫剂

   蚊子也怕热,最适宜它的温度是30℃左右,太高了也受不了。而且,蚊子的生存环境必须有水,所以,家里存水的花盆、天井、雨棚、下水道、地漏等处,都有可能“养”蚊子。

   支招:防蚊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清理它的生存空间。夏天污水容易发霉,所以经常检查家里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等有积水处,并时常喷点杀虫剂,不给蚊子生存空间。同时还要注意关好纱窗、纱门,不要门户大开让蚊子长驱直入。

  第二招:补点VB防蚊咬

  除了营造良好的环境,自身防蚊才是最重要的。人体向蚊子发“信号”的能力强弱,在人体的气味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拿一家三口来说,蚊子更喜欢孩子和母亲的血,因为人体血液中的氨基酸和乳酸结合,会生成一种复合氨基酸混合体,能和汗液中略带甜味的胺结合,生成三甲胺,这种三甲胺的气味有强烈的诱蚊作用。

  支招:热天,孩子比较好动,三甲胺生成得多,而胖人、肺活量大的男性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也被蚊子“盯梢”,女性在月经期间性激素分泌多,也比较招蚊子。

  此外,出汗以后,勤洗澡,汗液少了蚊子就叮得少。另外,还可以尝试每天服用一些维生素B,它会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从汗液或尿液排出体外,产生一种让蚊子讨厌的气味。

  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妨睡前在身上抹点防蚊子叮咬的花露水,有些花露水中还含有中草药成分“六神原液”,还能起到清凉、去痱、避暑的作用,全家都可以用。

  第三招:白色衣服能驱蚊

  蚊子喜欢叮体温较高的人,而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又强,几种因素相加,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蚊指数大涨。夏天最好穿浅色或白色的衣服,一是反光能力强、不吸热,会觉得比较凉快,二就是能驱赶蚊子。此外,如果每天活动的场所蚊子比较多,最好穿长袖衣服,用来遮掩汗液等皮肤分泌物的气味,让蚊子无法追踪而来。

  第四招:香味浴液省着用

  大多数化妆品都含有能吸引蚊子的化学成分,所以化妆的人比素面朝天者更受蚊子“追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洗澡时,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睡觉时就会引来蚊子。

  支招:晚上洗澡最好少用香皂。即使用,洗完澡后最好也涂抹一些可以起到驱蚊效果的花露水。像男士常用的古龙水,里面因为带檀香味,反而能驱蚊。

  如果不想在身上抹东西,就用熏烟驱蚊法。在点燃几块干柑皮或橘皮,据说效果不错,可以试试。

  被叮咬后不能抓,否则特别容易发生感染,皮肤里的组织液、淋巴液会渗出,肿成一个红包,越抓越痒,而且还不易消肿。若赶上过敏性皮肤,还可能越挠越严重,弄得皮肤上一片都是红肿的。

  被蚊子叮后不妨用盐水或用冰敷一会儿,能缓解痒的程度,或是在包上抹点清凉油、风油精之类含薄荷的药,可以清凉、消炎、止痒,还能起到一定的熏蚊作用。

步行养生应该怎么走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2年就明确指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之一就是步行。步行是既简便易行,又不需花钱的健身运动,所以“双脚勤走路”的观念在美国很流行。 祖国医学认为,人老脚先老,一个人的脚力强弱可以反映出身体的好坏。
  步行带来的益处
  强壮心脏步行可增加心脏脉搏输出量。据测定,以5000米/小时(84米/分钟)的速度步行,脉搏可增至100次/分钟,若6000米/小时(100米/分钟),则脉搏可增至110次/分钟。
  镇静神经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法。它可以缓和神经的紧张。有人测定,当烦躁和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溜达15分钟,即可缓解紧张的情绪。
  调整代谢步行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中老年人以3000米/小时的速度步行1.5-2个小时,代谢率能提高48%。糖尿病患者经一天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到60毫升/分升。
  提高脑力在户外新鲜空气里踱步,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活跃,可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有人研究发现,凡每周散步3次(每次1个小时),并坚持4个月者,与不爱走动者相比,前者的反应敏捷,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促进健美步行能提高肌肉纤维弹性,强化肢体的主要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步伐和呼吸自然配合时,身体各部位都在自由舒展的情况下活动,从而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匀称发展。步行中被锻炼的大腿、小腿及足踝等部位的肌肉,可以构成人体极佳的线条。步行还可减少腹部脂肪积聚,维护你的体形美。
  步行应科学得法
  安闲自如,行立结合步行时应全身放松,步幅均匀,呼吸自然。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指出:“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也,且行且立,且立且行。”这一点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人进入老年,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逐渐衰退,不能进行持久和剧烈的运动。
  精神放松,言笑适度古人认为行走“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尽量使精神放松,才能起到调剂精神、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步行中切忌言笑过度,以防分散精神,耗损精气。
  掌握时机,饭后稍息步行健身最好在早晨,选择空气新鲜处进行,也可在餐后、临睡前进行,但此时不宜快速步行。现代医学认为,饭后即行,四肢血流增多,胃肠血流减少,影响消化功能;进食后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冠心病、心绞痛者此时运动,易形成血栓,诱发心肌梗塞;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饭后步行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头晕、乏力、昏厥等;胃下垂者饭后步行,易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因此患有上述疾患者,饭后应休息一会儿再步行。一般认为,饭后45分钟,以4800米/小时的速度步行20分钟为宜。这时,热量消耗最快,最利于减肥。若过两个小时后再步行20分钟,减肥效果更佳。
  选择恰当的步行方法
  普通步行 适用于一般保健。以慢速(60-70步/分钟)和中速 (80-90步/ 分钟)步行,每次30-60分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减为每次20-30分钟。
  快速步行以90-120步/分钟步行,每次30-60分钟。适合于普通中年人,身体健康者和慢性关节炎、胃肠病、高血压病恢复期患者。
  摆臂步行以60-90步/分钟速度步行,两臂用力前后摆动,可以增进肩部、胸廓的活动。适合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患者。
  摩腹步行以30-60步/分钟速度步行,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趟一步按摩一周,正转反转交替进行,每次时间为3-5分钟。这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法。《千金要方》曰:“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数百遍……则益人无百病。”从现代观点看,轻松的散步及柔和的腹部按摩,能促进胃液分泌,加强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治疗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病。
  反臂背向步行行走时将两手臂放在腰命门穴,缓步背向行走5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适合年老患轻微痴呆症、神经疾病者。
  定量步行根据需要的运动强度,规定一定距离、行进速度、坡度、中间休息次数和时间。运动强度以心率为尺度,30岁者以130次/分钟为标准;40岁者为120次/分钟;60岁以上者为110次/分钟。每次步行30-60分钟。对减少腹部脂肪、降低血压、增进身体的轻快感有较好的效果。
  另外,尚有逍遥步、倒行步等步行方法,可依据个人自身情况选用。
  不管选用何法,运动量、运动强度应依体质、体力、体能等因素合理安排,勿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的控制主要靠脉搏、睡眠、食欲及身体反应等自我感觉来决定。若用心率为标准,步行时宜保持在100-120次/分钟,不要超过130次,步行后10分钟心率应恢复到比运动前只多10-15次/分钟。睡眠好,食欲佳,身体无不适,说明步行运动量适宜。

早餐3杯水 轻松获得7大营养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占了全天总需求的30%以上。而在日前公布的《中国7城市中小学饮食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吃早餐的比率超过90%,但是大部分中小学生早餐营养不充分。“早餐吃饱却没吃好”,成了普遍问题。   人体经过一夜的酣睡,储备的能量已大量被消耗,激素分泌进入低谷,大脑和记忆机能组织急需补充营养。因此早餐是不是吃好直接影响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最新的研究就证实了,吃好早餐有助于一整天的记忆,按时吃早餐的人思维更具创造性。   中老年人喜欢“路边摊”稀粥、油条、馒头但却营养单一;年轻一族钟情的蛋糕面包往往油脂含量高,且糖分多。那么怎样才是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美国康宝莱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纪立农教授将秘诀归纳为“三杯水”,教您轻松获取早餐七大营养。   早餐七大营养   专家认为,科学的早餐应是低热能、营养均衡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一样都不能少,特别是要富含膳食纤维。科学的早餐应包括四种类别的食物,分别是以提供能量为主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粮谷类食物,如面包、馒头等;以供应蛋白质为主的,主要是肉类、禽蛋类食物。以供应无机盐和维生素为主的,主要指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提供钙为主并富含多种营养成份的,主要是奶类与奶制品、豆制品。   “三杯水”就是在这几大营养基础上归纳出的早餐完美解决方案。
三杯水   餐前,一杯纤维水帮助肠胃做运动   人体经过8小时睡眠,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早晨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在开始一天的活动前,最好喝250毫升暖开水,以补充水份让肠胃慢慢恢复活动。若在水中加入适量膳食纤维粉,可帮助调节肠胃,排毒畅通。膳食纤维来源于蔬果,例如菊苣、瓜尔豆、北美落叶松,主要作用是平衡肠道正常菌群,维持消化系统和肠道健康,并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还有助身体减少对食物中油脂的吸收,达到更好的减重和排毒目的。   早餐,为自己调制一份美味的均衡营养奶昔餐   应对职场动荡和压力,迎接学业中的挑战和未知需要时刻补充能量,一杯富含营养蛋白和各种矿物质的细胞营养餐能帮助你保持精力充沛。如果没有时间烹调传统的早餐,那就自己动手打造营养早餐吧,将蛋白粉加入豆浆、牛奶并根据个人的口味爱好,再加上喜爱的水果或果仁一起搅拌,几分钟内,您便可轻松调制出一杯营养齐全、易于消化、美味可口的营养早餐。   草本茶饮健康又时尚   现在的上班族工作强度高,而休息时间相对少,许多人进入办公室便觉得精力不济,疲倦感强。我们建议在上班之前或工作间息,喝一杯健康时尚的草本茶饮。红茶和绿茶提取物中富含茶多酚等成份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促进新陈代谢,让您保持充沛的精力。   俗话说:“早餐要吃的像皇帝”。早餐吃好,对于一天的意义非常重大。“三杯水”的方法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营养齐全,读者们不妨试一试!

牛奶煮开了 营养成分会变差

热牛奶有助睡眠,因此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都习惯将买回的牛奶煮沸再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牛奶全部是已经过加热杀菌处理的产品。如果煮沸是为了消毒,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而且,牛奶对于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一般来说,超高温灭菌牛奶可以直接饮用,对于从冰箱里取出的保鲜牛奶,因为比较凉,只要加热到适合饮用的温度就可以了。   如果将牛奶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可能会出现焦化现象,出现焦糖,影响牛奶口感和营养。另外,牛奶煮沸后,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也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给牛奶加温最好的方式是隔水加热,将新鲜的袋装奶放进热水中5分钟左右即可。如果选择用奶锅来煮奶,最好一直不离开,因为牛奶一般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非常容易溢出。”李惠明说。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选择用微波炉来加热,这种加热方法会出现温度不均匀的现象,而且含有聚乙烯成分的袋装、盒装牛奶也不适合微波加热,否则就会遇热分解。因此,加热之前要先看清包装上的说明。另外,设定时间也不宜太久,250毫升的加热1分钟即可,否则也会破坏营养。《生命时报》 (2009-02-27 第06版)

常见蔬菜的10种错误吃法

1.经常在餐前吃西红柿   西红柿应该在餐后再吃。这样,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使宝宝产生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2.胡萝卜与萝卜混在一起做成泥酱   不要把胡萝卜与萝卜一起磨成泥酱。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会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完全破坏掉。   

3.过量食用胡萝卜素   虽然胡萝卜素对宝宝很有营养,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宝宝过多饮用以胡萝卜或西红柿做成的蔬菜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胡萝卜血症,使面部和手部皮肤变成橙黄色,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稳定、烦燥不安、甚至睡眠不踏实,还伴有夜惊、啼哭、说梦话等表现。   

4.香菇洗得太干净或用水浸泡   香菇中含有麦角淄醇,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但如果在吃前不过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不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煮蘑菇时也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5.吃未炒熟的豆芽菜   豆芽质嫩鲜美,营养丰富,但吃时一定要炒熟。不然,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适反应。

6.给宝宝过多地吃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不宜给宝宝过多吃。草酸在人体内会与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排出体外,影响钙和锌在肠道的吸收,容易引起宝宝缺钙、缺锌,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7.给宝宝吃没用沸水焯过的苦瓜   苦瓜中的草酸会妨碍食物中的钙吸收。因此,在吃之前应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需要补充大量钙的宝宝不能吃太多的苦瓜。   

8.韭菜做熟后存放过久   韭菜最好现做现吃,不能久放。如果存放过久,其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引起毒性反应。另外,宝宝消化不良也不能吃韭菜。   

9.把绿叶蔬菜长时间地焖煮着吃   绿叶蔬菜在烹调时不宜长时间地焖煮。不然,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将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容易使宝宝食物中毒。   

10.速冻蔬菜煮得时间过长   速冻蔬菜类大多已经被涮过,不必煮得时间过长,不然就会烂掉,丧失很多营养。

吃饭养成7个好习惯有助健康

 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取得并保持理想减肥效果的必要保证。留意餐桌上的一些细微之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1.将“留下食物的勇气”变为“留下食物的习惯”。对于那些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人们,往往拼全力也要将食物吃光,“省得剩下”,这是一种最容易导致饮食失调和肥胖的不良习惯,必须改变。最好一次只盛少量食物,吃完为止。   

2.以饭为中心,配上各种菜肴,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充足,又达到饱腹感。   

3.吃饭较快的人,每口咀嚼20次以上,细嚼慢咽有利于减肥。   

4.再添一碗饭前,先喝一杯茶,等待一段时间,能使饱食中枢产生饱感而控制食欲。   

5.不要边吃东西边做事,这样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超量进食。同时,没有专心品尝菜肴美味,可能让你在饭后还想吃,而破坏了节食计划。   

6.远离引诱。应尽量避免和吃得很快的人或者食量很大的人共餐,您将很容易被引诱多吃一些。   

7.不要养成随手取食物的习惯。身边不要放置容易吃到的食物,尤其是零食。因为零食没有太多营养,而且很容易导致能量过剩。(本文作者是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于康)《生命时报》 (2009-02-27 第09版)

健康习惯让您远离流感侵袭

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都有可能出现流感流感的流行。由于流感病毒会潜伏在人的鼻腔中,并随气候的变化或引发流感或继续潜伏,所以绝对不能忽视对流感的预防。伴随气温的不断降低,空气干燥,室内外温差大,人在不能适应环境的前提下,极易造成感冒,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原离流感的侵袭。
  一、强锻炼讲饮食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运动,保持足够睡眠、不要有过分压力;冬春季节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喝水、多吃富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良好的健康习惯有助于提高自身对流感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流感的可能。  二、保暖好戴口罩  冬春季节尽量不到人群密集场所,尤其不要带儿童或老人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到人群密接的场所尽量戴口罩。  三、回家后先洗手  我们要掌握科学规范的洗手方法,要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双手要用力擦洗所有皮肤表面。洗手要持续15到20秒钟。肥皂加上用力擦洗才能洗掉病菌。也可使用含酒精的一次性手巾,酒精就能杀死导致流感的病毒。  四、远离眼嘴鼻  流感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有可能附着病毒,家人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触摸眼睛、嘴巴或鼻子,有被感染的可能。病菌可以在门把手、冰箱门把手、书桌、遥控器等物体表面生存很长时间。  五、有症状不外出  家中如果有人出现发烧、咳嗽、发冷、头痛等流感症状时,要请假在家休息,以免传染同学或同事。并要及时科学就医。  六、流感者避家人  家庭中有人感染流感要尽量隔离;尽量避免儿童、老人和慢病患者同病人接触;不要同病人分享食物,共用餐具;要经常擦洗家庭公共器具,如门把手、冰箱把手、遥控器等。  七、注射流感疫苗保健康  接种疫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全球每年都有流感流行,可使全部人口的5%-20%受到感染。北京市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接种疫苗后,流感的发病率为2.13%,未接种组的发病率为15.6%,疫苗的保护率为86.3%,流感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只有在生活细节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我们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菠萝怎样吃不易导致过敏

菠萝甜美多汁,但是却不宜多吃,因为菠萝里的甙类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所以吃了未经处理的生菠萝后口腔觉得发痒。菠萝里的5-羟色胺,是一种含氮的有机物,有强烈地使血管收缩和使血压升高的作用,每100克果汁中含2.5毫克~3.5毫克,多吃后会引起头痛。
  此外,菠萝蛋白酶可能引起腹痛、恶心、呕吐、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及休克。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葛声建议,喜欢吃菠萝的人,不妨把菠萝煮了吃,也就是可以做菜吃,例如可以用水焯后加到凉拌菜里。  此外,菠萝也可以作为配料,加到肉汤里,有提鲜的作用,例如可以做成菠萝鸡汤、菠萝肉汤,还可以用菠萝炒肉吃。  无法接受菠萝煮菜的朋友,可以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30分钟左右,再用凉开水浸洗去咸味,也同样可以达到脱敏的作用。  菠萝甜美多汁,但是却不宜多吃,因为菠萝里的甙类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所以吃了未经处理  的生菠萝后口腔觉得发痒。菠萝里的5-羟色胺,是一种含氮的有机物,有强烈地使血管收缩和使血压升高的作用,每100克果汁中含2.5毫克~3.5毫克,多吃后会引起头痛。  此外,菠萝蛋白酶可能引起腹痛、恶心、呕吐、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及休克。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葛声建议,喜欢吃菠萝的人,不妨把菠萝煮了吃,也就是可以做菜吃,例如可以用水焯后加到凉拌菜里。  此外,菠萝也可以作为配料,加到肉汤里,有提鲜的作用,例如可以做成菠萝鸡汤、菠萝肉汤,还可以用菠萝炒肉吃。  无法接受菠萝煮菜的朋友,可以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30分钟左右,再用凉开水浸洗去咸味,也同样可以达到脱敏的作用。

正确洗脸的6步骤及12大误区

洗脸可谓生活中极普通的事情,无论年龄差异还是爱美的程度如何,每日洗脸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美容而言,洗脸更是最基本的要求。洗脸,不就是洗面乳一搓,水一冲,毛巾一擦,简简单单的!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洗脸要分六步走:  第一步:用温水湿润脸部。既能保证毛孔充分张开,又不会使皮肤的天然保湿油分过分丢失。  第二步:使洁面乳充分起沫。如果洁面乳不充分起沫,不但达不到清洁效果,还会残留在毛孔内引起青春痘。  第三步:轻轻按摩15下。把泡沫涂在脸上以后要轻轻打圈按摩,不要太用力,以免产生皱纹。大概按摩15下左右,让泡沫遍及整个面部。
  第四步:清洗洁面乳。用湿润的毛巾轻轻在脸上按,反复几次后就能清除掉洁面乳,又不伤害皮肤。  第五步:检查发际。清洗完毕,还要照照镜子检查一下发际周围是否有残留的洁面乳,这个步骤也经常被人们忽略。有些女性发际周围总是容易长痘痘,其实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一步。  第六步:用冷水撩洗20下。用双手捧起冷水撩洗面部20下左右,同时用蘸了凉水的毛巾轻敷脸部。这样做可以使毛孔收紧,同时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保养面部皮肤,洗面时应注意以下12大误区:  1、忌用脸盆洗脸  且不说脸盆是否清洁,单说其中的洗脸水,在手脸互动之后,越来越浑,最后以不洁告终。远不如用手捧流水洗脸:先把手搓洗干净,再用手洗脸,一把比一把干净,用不了几把,就全干净了。  2、忌洗脸水特别冷或特别热  洗脸时水温的选择很重要,过热的水可能引起血管过度扩张,使皮肤松弛、萎缩,还会洗掉油分,导致皮肤粗糙,产生皱纹,加速皮肤老化。过冷的水会使毛孔收缩,污垢不易洗净,不但不能达到美容的效果,反而容易使皮肤干燥以致脱皮,引起痤疮之类的皮肤病,影响美容。最好用冷热水交替洗脸,则对皮肤有益无害。最好用35℃的温水洁面,然后用冷水冲洗。  3、泡沫型洗面奶洗完后皮肤紧绷,但营养并非已流失  洗完脸之后的紧绷感是由于清洁剂洗去了皮脂和含在角质中保持水分的天然保湿剂而造成的。每一次洗脸都是重要的保湿环节。细腻的泡沫能深入毛孔洗净皮肤的污渍,如果含有丰富滋养成分的泡沫型洗面奶也能使滋养成分顺利进入毛孔。完全无泡沫的洗面奶应该泡沫型洗面奶结合使用,否则无法彻底清洁,造成油脂堆积,引发皮肤问题。  4、洗面奶功能越多越贵,美容效果并非越好  洗面是为了清洁皮肤,如果过多的功能性成分会造成皮肤清洁不彻底,同时过多的功能性成分在皮肤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进入毛孔,会给皮肤造成负担。所以洗面奶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即可:清洁彻底和滋润皮肤。  5、化妆的女性,只使用洁面乳洗脸是不够的  对于经常化妆的女性来说,洗脸一定要分为两步:先用液卸妆,再用洁面乳洗脸。洁面乳只能洗去汗水、皮脂、老化的角质层细胞,而卸妆液里面的成分含有植物油、油水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它能够较为彻底地清洗掉彩妆和清除掉残留在深处的污垢。  6、油质性皮肤忌只用清水洗脸  有些人常常只用清水洗面而不使用任何碱性物质,以为这样才可自然美容,还原本色。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做过类似尝试的人,几个月后就会发现皮肤大变样,不但没有还本,反而破坏了皮肤的正常新陈代谢。特别是,有些女士的皮肤属油质性,这样的人用洁面乳洗脸就显得更加重要。油质性的皮肤,3日不清理,就可能使皮肤积存难以去除的尘迹,很难再洗干净,必须到医院去检查,进行适当处理。  7、并非使用强效的洁面产品才能洗干净  选择清洁用品时,应选择清洁性适中的产品,如过度洗去油脂常会造成皮肤干燥敏感,当发现脸部出现发红、脱皮,对于平常惯用的保养品也会过敏时,就要检视自己的洗脸用品是否太过刺激、清洁力过强,这时最好改用较为温和的洗脸产品,否则过度清洁不但无益于肌肤健康,过于干燥的肌肤还容易生成小细纹,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8、不该用肥皂洗脸  面部皮肤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每时每刻都在合成一种天然的“高级美容霜”,在皮肤上形成一层看不见的防护膜。它略呈酸性,有强大的杀菌护肤作用。偏碱性的肥皂不但破坏了它的保护作用,而且会刺激皮脂腺多多“产油”。你越是用肥皂“除油”,皮脂腺产油就越多,最后难以收拾。可见,如果皮肤不是太脏,就不该用肥皂清洗。  油质皮肤者早、晚应用香皂或油性洗面奶洗面,早晨用较凉的水,晚间用热一点的水,或同期间隔用冷热水交替洗面,这样才能较好地清洁皮肤、保护皮肤。  9、用毛巾洗脸并不能洗干净  毛巾圈绒比毛孔大数10倍,很难深入清除深处污垢油脂,久湿不干的毛巾还会滋生各种细菌,与皮肤摩擦令皮肤过敏。所以洗脸最好使用柔和的洁面海绵,并经常晾晒消毒。  10、易藏污垢的地方应格外注意清洗  T型区是最容易藏污垢的地方,最好多搓几遍。清洗脸颊应该是由下往上轻轻地揉洗,因为脸部的角质层细胞是由上往下呈鱼鳞状层层分布的,如果反方向来清洁的话,一定会更为干净。发髻和太阳穴极容易残留饰发定型剂,所以得格外注意清洗,眼睛的皮肤特别敏感,应该留在最后来清洁,以防止洁面用品的刺激。  11、忌洗完脸后自然风干  洗完脸后一定要擦干,否则面部的水就会自行蒸发,使皮肤发凉、血管收缩,造成皮肤干枯、脱皮并出现裂口和皱纹。而且,用护肤品前一定要在擦干脸部,待皮肤不留水迹之后再施行,否则就降低其护肤养肤的作用。  12、洁面后,忌用湿毛巾擦脸  久湿不干的毛巾有利于各种微生物滋生,用湿毛巾洗脸擦脸无异于向脸上涂抹各种细菌。毛巾应该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洗脸之后用干毛巾擦干,又快又卫生。  温馨提示:  ●每天最好洗3次脸  每日正常的洁肤次数最好为3次,除早晚之外,中间应增加1次。此外,户外活动或长时间购物等活动之后,还应该适当增加洁肤的次数。洗面的次数究竟该多少次还要考虑肤质、年龄和季节等因素。干性、敏感性肤质和年龄偏大者,应适当减少洗面的次数,并应慎重使用具有去角质功能的洗面化妆品。   ●选好洗脸时间  清晨洁肤,可及时清除夜晚附在脸上的油脂和代谢废物,保持皮肤清爽,有利于皮肤呼吸、排泄和吸收营养;晚上洁肤,有利于彻底清除日间尘埃、细菌等残存物,去除堵塞毛孔的污垢,有益皮肤的修复和获得营养;一天中,应在下班后增加1次洁肤,可尽快清除在工作环境中沾染上的各种污染物,这是保持肤质靓丽的一个秘诀。   ●曝晒后应用凉开水洗脸   皮肤最大的敌人就是日晒。无论你多么小心,皮肤受到阳光的曝晒也是难免的。晒伤后回到家里,最要紧的就是及时将皮肤发烫的感觉消灭掉。大多数女性会在洗脸后用化妆水为皮肤降温。其实,用凉开水给皮肤降温即可。经常用凉开水清洗皮肤,除了可以减缓曝晒对皮肤的损伤,还能够使皮肤细胞保持足够的水分而显得柔软、细腻,富有弹性。

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久坐会得宫颈病

脚憋坏了会长脚气,心憋坏了总想出去“撒野”,你知道吗,女人的宫颈也是最怕“憋”的.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主任刘晨指出,一些办公室女性长时间坐着不动,不能保证阴部透气,会“憋坏”宫颈。日常生活中,女性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都会损坏宫颈。
  刘主任表示,长时间坐着,女性的盆腔容易充血,导致附件和宫颈的血液循环不畅通,而且长时间坐着阴部透气不好,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就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导致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等。
  而且,宫颈自身不会感觉到疼痛,因为宫颈神经支配属于内脏神经系统,对疼痛根本不敏感,因此有了炎症等不适后,女性自身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容易忽视。 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宫颈糜烂的女性患宫颈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女性高5~10倍。在妇女的各种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所以说,女性保护好宫颈很重要。
  其实,越是私密处,越需要透气,除了久坐会使阴部透气不良之外,卫生护垫用久了也同样会使阴部透气不良而导致宫颈感染,因此千万不要长期使用护垫来保持阴部环境清洁。
保护好宫颈 每小时来活动一下
要保护好宫颈,首先要改掉久坐不动的坏习惯。尤其是办公室的白领女性,不妨在电脑里安装一个提示的小软件,每到一小时就提醒自己起来活动一下,这可以缓解盆腔充血对宫颈血液循环的影响,同时让宫颈透透气。
  此外,平时也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刺激宫颈,同时建议半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有宫颈疾病要及时治疗。

吃薯片危害堪比吸汽车尾气

你钟爱的零食薯片,也许正在危害你的身体。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从薯片中检验出高浓度丙烯酰胺。此前瑞典政府也发现: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如果进行烧烤、油炸等烹调处理,会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丙烯酰胺。以油炸土豆类食品为零食的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也纷纷进行了试验和检测,全都得出相同结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质危险程度的5级分类中,丙烯酰胺被列为第2级,致癌性相当高。而最危险的是1级,属于确认致癌物质,其次是2A和2B级,具有较高致癌的可能性。1级的有煤焦油、石棉、口嚼烟叶、镉元素等;2A级的有丙烯酰胺、用于木材防腐剂的杂酚油、汽车排放的废气等。薯片中的丙烯酰胺与汽车排放的废气属于对人体危害程度相等的有毒物质,也就是说,吃薯片等于在吸汽车的尾气。
  另外,薯片中含有大量的铝,长期食用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

手指交叉提精神

当感到大脑迟钝,精力不易集中时,不妨把双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
  可能有的人习惯把右手拇指放在上面,有的人则习惯把左手拇指放在上面。哪只手的拇指放在上面,产生的效果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如左手拇指在上地交叉一会儿后,要换成右手拇指在上。可能这样会感到不舒服,但这正是由于采取了与平时不同的动作,给大脑带来了一种刺激,由此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提高。
  然后,使手指尖朝向自己,某只手拇指在上,从手指根部把双手交叉在一起,并使双手手腕的内侧尽量紧靠在一起。紧靠一会儿后,换成另一只手拇指在上地交叉。这也同样会给大脑以刺激。一般交叉3秒钟左右就要松开;然后再用力地紧靠在一起,反复进行几次

养生以不伤为本:武之望

 武之望,生卒年代不祥,字叔卿,明代陕西临潼人。武氏于1626年编著《济阳纲目》,全书108卷,内容宏瀚,书中以治疗内科杂症为主,纲目清晰,分析透彻。涉及老年医学除虚损、延年、养老等诸卷外,其他卷也有部分论述。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生以不伤为本,大法以防病为先。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武氏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并列数种养生伤身之由,告诫世人,要求人们处事要坦然随和、怡淡欢愉、情绪稳定、心境舒畅、生活规律、饮食适宜、劳逸得当、养成良好习惯,不能思虑无穷、患得患失。同时还指出:言伤者,初亦不觉,久则损寿,亦既当防患于未然。总之,意欲养生长寿,必先防病;意欲防病,先防伤身的养生思想,给世人很多有益启示。
  2.衰老源于营卫俱损,防老应重视调补脏腑。营卫二者,同出一源,为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营养周身;若营卫虚损,周身失养、卫外失司,则内失濡养,外受邪干,必早衰。脏腑亏虚,尤其是脾肾虚衰与衰老有密切关系乃为医家公认。故武氏认为,防老必当调补脏腑,而调补之法并非一味温补,而应以“平和药调之”。他还认为,防老除以药剂调理脏腑以外,尚应忍喜怒以养阴阳之气,节嗜好以固真元之精。
  3.立方以平和为主,治病以食疗为佐。老年人容易气血虚损,脏腑功能日渐衰弱,尤其是脾胃运化受纳失司居多,故用药当以平和清淡之品为佳。所以武氏立方治疗主张平和为主,并在注重平和为主的同时,重视食疗的作用,认为老年人无大病者,只宜食治,反映了武氏对食疗的重视。
  ⒋广采医方,益寿延年。武氏治学严谨,以济世之心广采医方,其中涉及老年病症之医方达数百首。内中既有养生延年之方,又有防病祛疾之剂,治疗分补气补血、益阴益阳等,有单方、复方、食疗方,可谓蔚为大观,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内容。